当前位置: 服务科技工作者

关于加快推进西安绿色出行碳积分账户建设的建议

来源:西安市院士专家服务中心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4-09 16:16

绿色出行作为低碳环保的新型交通方式,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、改善空气质量、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。当前构建统一的碳积分账户体系,规范碳减排量核算标准,强化市民绿色出行激励机制,已成为推动城市交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。

为贯彻落实国家"双碳"战略目标,国内多个城市已率先开展实践探索:北京依托高德、百度地图平台推出"MaaS出行·绿动全城"行动,深圳打造"低碳星球"个人碳账户,广州构建"碳普惠平台",成都上线"碳惠天府"小程序。这些实践在提升公众参与度、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为西安提供了有益借鉴。但相较而言,我市仍存在顶层设计缺位、基础设施配套不足、宣传引导力度薄弱等问题亟待解决。为此,提出以下建议:

一、强化顶层设计,建立"政府主导、企业协同、公众参与"的联动机制。一是出台绿色出行碳积分相关政策,明确积分核算标准、兑换规则及监管体系;二是编制三年行动计划,分阶段推进碳积分账号建设的重点工作;三是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,统筹协调发改、交通、环保、财政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;四是引导互联网企业参与系统开发,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碳积分金融产品。

二、完善基础设施,构建"轨道+公交+慢行"立体化绿色交通体系。一是推进轨道交通四期建设,优化与机场、高铁站衔接的"零换乘"接驳;二是实施公交线网动态优化工程,扩展定制公交范围,探索社区微循环线路;三是推行公交地铁换乘"一小时免费"政策,探索通勤月票优惠制度;四是加快"三河一山"绿道建设,配套智能共享单车驿站。

三、创新激励机制,构建"物质+精神"双重激励体系。一是联合支付宝、微信等平台开通碳积分兑换通道,可兑换公交乘车券、景区门票等;二是试点"碳积分个税抵扣"政策,对年度积分靠前的市民给予环保奖励;三是打造"周秦汉唐"主题碳积分IP,开发数字藏品等新型激励载体;四是开展"绿色出行宣传月"活动,在中小学校开设"碳积分实践课",培育青少年环保意识。

四、构建生态体系,创新市场化可持续运营模式。一是组建国有控股的碳积分运营公司,负责系统开发维护和商业开发;二是引入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安全可信,对接全国碳交易市场实现价值转化;三是设立绿色出行发展基金,资金来源包括财政补贴、企业碳配额交易等;四是建立动态评估机制,每季度发布碳减排成效白皮书,及时优化运营策略。

通过构建"制度保障-设施支撑-文化引领-市场驱动"四位一体的碳积分体系,将有效激发市民参与热情,助力西安打造全国绿色出行示范城市,为"双碳"目标实现贡献西安方案。

作者:颜建强 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