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的二十大强调民营企业环境优化,保护产权和企业家权益。西安市作为西部重要城市,民营经济繁荣至关重要。西安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,但营商环境待优化。调研民企现状,精准施策,推动经济转型,增就业,保民生,助力西安经济繁荣。
一、西安市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建设的现状
党的十八大以来,西安市积极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,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,构建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。历经封建社会至互联网时代,连续两年获评“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城市”,改善幅度全国领先。2023年,西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遵循部署,制定方案,优化政策、要素、政务、法治等环境,构建特色制度体系,力争成为资源、投资、人才优选地,支撑高质量发展。
二、西安市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
一是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仍需促进。已建立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,但监督反馈滞后。2022年9月,陕西省出台办法,但西安市尚未发布统一政策,影响市场主体积极性。
二是产业配套保障能力有待提升。电力供应问题突出,2023年夏季电力紧张影响企业生产。尽管交通基础设施较完善,但交通拥堵严重,屡次位列全国十大拥堵城市。
三是企业融资困难暂未缓解。民营企业遇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问题,金融机构资源有限,渠道狭窄,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差别待遇,融资成本和门槛高。
四是人才生态建设急需加强。优质岗位少,供需不匹配,非本地大学生就业率和签约率较低。民营企业用工政策保障不足,高端人才因住房、落户、子女教育等问题影响就业积极性。
三、关于优化西安市民营经济发展营商环境的建议
一是健全法治体系,完善司法服务和保障机制。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,建立健全法治化营商制度体系,保障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。完善商事纠纷化解机制,鼓励非诉解决,提供法律援助。
二是保障产业配套,加强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。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,推广清洁能源,优化能源结构,降低能耗污染。开发新能源,增强能源供给稳定性。提升交通设施质量,优化城市交通,提高出行效率。
三是完善融资服务,实施融资和税收优惠政策。健全金融体系,政府引导中小企融资优惠,简化审批降成本。建信用评估机制,公示信用助风控。加强诚信管理,提供担保,增潜力企业融资。
四是重视人才问题,提高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。多渠道引才促高新发展。增吸引力,提待遇地位,完善评价激励,促人才交流,提效率。加强培养,支持多领域创新创业。
作者:薛俭 陕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